返回網站

出國念博士班的得失分析

我想要出國念博士班,老師你的建議是什麼?!

昨天(2023.11.21)在高醫演講後與一個學生聊天,這是她提出的其中一個問題。

我鼓勵她說

[這問題很好,但為什麼不再剛剛QA的時候提出呢?!]

[我怕這是個笨問題所以不敢提出來]

[有什麼怕丟臉的,說不定有很多人也跟你一樣問題,想知道答案但是不好意思問呢!]

因為趕著去吃飯,我說會在FB上面回應她。

我笑著跟她說我都不怕貼出來被人笑或被罵,你怕什麼。

這是一個我被問過N次的問題,乾脆寫下我的想法。先說明,我不覺得我的意見比別人高明,僅供參考。不同意請不要在底下留言,你可以回去你FB罵,只要我沒看到就好。

***

出國念博士當然是好的。

到一個新環境,尤其是到歐美日等先進國家念博士,你會有一個比台灣平均來說更好的研究環境,可以體驗一種新的文化跟價值觀,對你的人生來說也會是很好的刺激。更重要的,可以拓展你的人脈跟人生經驗,沒有任何不好。

理論上比較出國念博士與國內念博士,沒有什麼懸念,出國念博士比較好。

但重點在於這是平均,對你個人來說不見得是真的。就跟台灣人平均收入很高,尤其是我家住的地方是桃園平均收入最高的里,這跟我沒有關係,我猜應該是長榮那些高層跟機師戶籍都設在我們家這個里,拉高這的數值,而跟我沒關係。

另外,東西好之外,問題在於要付出什麼成本?!

誰不知道雙B比國產車好,那為什麼國產車賣的比雙B好,很簡單,取得成本問題。

不考慮個人狀況與成本,做優缺點分析是毫無意義的。

***

我把這問題分成兩個,出國跟念博士。

出國是出國,念博士是念博士,你在國內念博士也可以出國做博士後,甚至出國找工作。再說一次,出國念博士很好,但是這兩件事情要分開看。如果出國以後發表也不好訓練以不紮實,不會因為你博士文憑是外文的就比較值錢,很快也會被看破手腳。

***

第一出國

不是出國就好棒棒

念博士來說,最重要的是進入一個好的實驗室接受到好的訓練,在國內或國外標準都一樣。可惜學生沒有仔細考慮過這點,以為出國所有問題都解決了。

台灣學生對於資訊收集來說普遍都很懶,幾乎所有認識的學生申請國外博士班的時候,跟我說申請了XXOO學校,進一步問想進哪個實驗室做什麼題目。學生常說我不知道,申請只是看學校在這個領域好像很有名。

以美國為例,美國博士班需要rotation,申請上了以後,還需要經過這關才能選實驗室。美國頂尖的實驗室以博士後為主,博士生名額要不是不多,就是進去後被當成某個博後的打工仔。說實話身邊很多人進入很好的實驗室念博士班,但是我的朋友因為各種原因(文化,語言....),rotation後被迫進入不是這麼好的實驗室,過得很痛苦或是失敗換實驗室的。

這是美國博士班制度你很難改變,但是學生要考慮的風險。反過來說,很多歐陸的實驗室是要你先選定實驗室在申請博士班,風險就小很多。但是歐陸有歐陸的問題,暫且打住,不然就變成留學資訊分享。

重點在於,出國念博士班,會有一個月暈效應,覺得國外月亮比較圓。不否認是這樣沒錯,美國的月亮真的比較圓,但是不確定的因素很多,這不是構成不要出國念書的理由。只是提醒不要傻傻地就覺得出國就會比台灣好跟順利,要很仔細的規劃跟分析。在國內念博士班踩雷的故事大家都聽過,其實在國外念博士班踩雷的故事更多.........

第二就是念博士

盡快拿到博士是你最重要的目標,而時間是你的敵人

如果你決定念博士,要清楚了解重點在於博士畢業後的發展。

生物醫學博士,除非特殊理由(念個博士回來接家業當老闆博士只是個擺設),基本上還需要博士後,而博士後才是定生死的。所以這條路以最佳條件進入博士後甚為重要。

在我看來,博士是大實驗室名門出身,有好的論文非常重要,但是真的最critical的,我個人覺得是時間。

很現實的,你如果是個美國人,你的生醫博士的路徑應該是22歲大學畢業,立刻進入博士班5-6年後畢業(算六年好了好算),你畢業28歲,然後進入第一個博士後,以現在一篇好論文最少做4年,第一個博士後做完32歲,順利往下一站像是教職或是產業。但是現在教職難找需要大論文,所以可能一次還達不到,做第二個博士後算常見,做完就36歲,兩次不順利的機會應該不大,然後可以往下一階段邁進;如果還不順利,36歲應該思考一下怎麼走,還以機會改變。

在學術界40歲是一個崁,你40歲以後申請助理教授,會被認為沒有淺力,除非特殊理由很難拿到好的位子。

而常見台灣學生是這樣的,大學畢業以後懵懵懂懂先念個碩士,畢業以後決定要出國念博士,好的,再花一年,25歲出國,這已經是最順利的。男生的話,起碼在我的年代還有兵役等等的問題。

能25歲出去的學生我認識的其實不算多,而花兩年或是兩年以上才出去的,比比皆是。所以出國的時候,都已經27-28,這很常見,甚至29-30的也不少。這時候時間壓力就擺在你眼前,34-36歲博士畢業,然後要做第一個博士後,如果不成功,38-40歲,申請tenure track的教職機會就渺茫。只能去業界,或是非tenure track留在學界。

浪費時間不是你錯,台灣教育制度就是浪費學生時間,然後只會要你好好考試不思考。但是這就是現實。

當然,這不是沒有解決方案,早點規劃,早點準備留學語文考試,學士畢業就出國,次之就是念完碩士班直接出國,或是選擇歐陸這種要求有碩士訓練然後博士班比較短的地方省時間。都是方案,所以重點在於請盡早規畫。

***

我想說的是,出國念博士跟在國內念博士,沒有絕對好絕對壞,國內念博士也是有人發Nature畢業,國外念博士也有失敗回國的。一切都是要跟你手邊的資源跟條件,還有你實際的狀況。

不要把出國念博士當成一種信仰,那只是在學術路上的眾多種選擇的一個。就像有人會非台大醫科不念重考一年一樣,個人覺得蠢以外沒有意義。

***

最後分享講一個故事

有一次審查一個很好的poster,就對那個看起來有點年紀的學生說恭喜可以畢業了,他說不是學生而是助理,問了一下這計畫他是以助理身分做了好幾年。

[這麼優秀為什麼不念個博士班?TIGP不錯啊!]

[因為我身邊的人都出國念博士班,我也這樣規劃中]

[那怎麼還在這裡]?

[還在準備申請]

[怎麼不跟現在的老師說你要念博士拿這篇畢業?!這樣很快三四年可以畢業]

[我老師也這樣說,但是我覺得國外博士比較好所以我沒有考慮]

我就笑笑說

[你再考慮一下吧。]

隔年我又看到他的poster,又有一些進度,我就問他說你怎麼還在,他說還在趕實驗有壓力很難認真準備,我說趕快簽下去,他還是說老師我還是想出國念。

第三年我看到他,我就笑笑地說加油。

第四年看到他,我說文章怎麼樣了,他說已經被一本很好的期刊收了,我也申請到國外的博士班過幾個月要出發。我說,你當初如果在國內念博士班,現在你要出發去當博士後了,結果你現在等於是出國要花六年做你過去六年做的一樣的事情。而且你也不年輕了,時間很緊迫啊!

[老師我也很後悔,但是都這樣了,我也沒辦法]